有间书房 | 把阁老们的办公室,搬到当代
在西方,曾因政权更迭而诞生过一种“执政内阁式”家具流派,政治中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,执政方式由独裁转变为议政,家具风格也因此而由奢华繁复的洛可可变为更加简美舒适、适应多元合作的办公模式。
而在传统文化更博大精深的中国、在当朝家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明代,同样可以找到属于我们的、东方的,内阁式办公家具起源。



三杨内阁、首辅张居正、“李公谋,刘公断,谢公尤侃侃”……从青史流传的明内阁名臣故事中,阁老们办公、议事之场景可见一斑。
明朝的阁老,实则正是天子的“职业经理人”,天下政事汇总至内阁,由阁老们共同商议、拟出章程。因此伏案读写、资料查阅、会晤议事等功能,都是内阁办公室所需的。

区别于面积较小、私密性较强的单人办公室,这种“内阁办公室”,既满足独立办公的需要,又可以举办小型会议,个人与团队价值、独立与协同工作同时实现,更符合当代商务办公模式。
那我们就不妨借鉴一番古代贤臣名士们的高端审美——



源自明代经典家具架几案的明德书桌,我们在上一篇【文人书斋】中进行了介绍,点击链接可以了解详情。
本案中的明德书桌长2.36米、宽约1米,造型大气厚重,为空间营造端和中正的氛围。




四出头官帽椅同样是明式家具的典型。
它形如官帽,高背方正,体型虽格外挺拔高大,却因千百年服务于簪缨世家,气质优雅清华,稳重而不笨重,颇具大家风范。

在诸多名士贤臣的肖像画中,都可以看到这样一把作为身份象征的官帽椅。
因此,我们把它搬到了这间办公室中作为主椅,体现稳坐厅堂的气魄风华。


明韵官帽椅圆柱形的搭脑、扶手笔挺修直,四出头对称圆润,稳重饱满。
C型一弯靠背板整体打造,完全素面无雕饰,木材自然纹理清晰可见,靠坐如背靠山水。







桌椅沙发选定后,就进入对柜组的搭配阶段。
家具布置一旦定位、定型,人们的行动路线、房间的使用方式、装饰品的观赏点和布置手段都会相对固定了,所以每一样家具的空间布局都要尽可能地合理。


一侧是高大的瀚海书柜组,由A、B两款单柜组配使用,基础组配为ABA模式,本案中为适应空间尺度,采用ABBA方式组合。
玻璃柜门保护书籍,减少清洁烦恼;敞开格子则可用于陈列藏品,便于观赏把玩。



沙发靠近门一侧略显空旷,故而增设花几,湖石与垂帘装饰结合,让空间各个方位达到平衡效果。
一道高低错落的山脊线,至此在办公空间中彻底落定。

跨入办公室,一侧办公、一侧会客,桌旁觅书,处处清供……家具既定,办公生活的动线便也安稳落定。
享受独自办公的清净,或是在沙发上会晤同僚伙伴,甚或棋逢对手,也可把茶言欢。再纷繁的大事小情,到了这间中国的执政内阁式办公空间,也都如有阁老在旁神助,政通而人和。